吾家有女初長成啊!蕾蕾終將把觸角延伸出家庭的時候到了
這5年期間不急著讓蕾蕾去念書,是覺得家庭教育必須穩扎穩打
爸媽是孩子們人生中的第一個導師,專業知識雖不及老師
但所給的陪伴.關懷及愛就像種子,讓孩子小小的心裡萌發出健康的芽
接續健康成長
所以在將蕾蕾送進幼兒園之前,全職麻我的觀念是:
蕾蕾能夠獨立完成基本生活自理的能力
身體抵抗及防護力是否健全~太小就讀容易成為感染的對象,恢復期較久
成熟的心理層面~父母及親人的陪伴是讓孩子擁有安全感的最佳對象
可以將分離焦慮及不安降至最低,也可以很快理解並接受上學的安排
有著強烈的求知慾或是馬麻無法提供多元化的刺激~學習更好的規範
樂於求知並享受期待上學所帶來的樂趣
於是前半年就開始物色幼稚園,但不是那麼的積極物色,怎麼說哩?
因為跟蕾米爸有共識也有大方向~
首選的學校是園區寬廣,足夠讓孩子盡情且安全無慮的釋放體能
師資必須是合格的~畢竟是幼稚園不是托兒所
所以起初是以公立國小附設幼稚園為主,光這ㄧ點就刪掉很多間幼稚園
國幼般師資依規定得是合格師資能聘任,國小操場及遊戲空間也夠
收費價位又依規定所以很公道啊!
不過後來怎又捨公立找私立的幼稚園咧?
我想向來提倡人文教育的慈濟,最終收服了馬麻
九年一貫是"缺德"的教育,以往五育並重的德.智.體.群.美
九年ㄧ貫硬是少了德育這ㄧ區塊,衍生出許多荒唐的校園霸凌事件
這ㄧ點蕾米爸也是大力的贊同~蕾米爸說:人品決定ㄧ切
有好的頭腦但用在錯的地方,是教育的失敗,當然這也包括家庭教育
所以年初就先去搶名額,不誇張~年初去只能排下年度的名額
只差一點就變候補,真的很搶手柳
接下來就看小小蕾蕾如何勇闖校園
âââ從學校停車場步入園區前的ㄧ付輕鬆樣
âââ歡迎海報
âââ『第一關』蕾蕾幫忙貼她的姓名貼紙
就在忙碌的詳細核對過程中,小菩薩的奉茶令人感到窩心
看老師指導國小生的小小志工遞茶給家長,這ㄧ幕好感恩,是啊~奉獻
其實從川堂進入校區就有好多志工媽媽熱情的問候
大家都好忙,忙著熱情的打招呼
這讓我想到以前唸書時,總是有溫暖的懿德媽媽身影及陪伴
這下蕾蕾不只要叫馬麻,要叫學姊馬麻~哈哈
âââ溫暖的感覺
âââ『第二關』繳費處
âââ可惜啊!慈幼班只收最小年齡生為4歲(嘆)
âââ量制服(比馬麻以前的校服好看多了~噗)
âââ量室內鞋
âââ最後ㄧ關就結束了
領了慈濟牌的書包及便當盒還有襪子及髮夾回家(找時間傳上來)
就在最後ㄧ關,突然有人叫蕾米爸的名字
原來是以前在學校的代課老師,轉換跑到來慈濟教書好幾年了
老師說搞不好會教到阿蕾蕾的英語課,還請老師好好關照咱們家阿蕾蕾啊(拍寫)
不過我們還是很期待能在慈幼讓蕾蕾接受教育
這是有變數的………(可惡~挑戰巨蟹座最愛的安逸生活)
7月初就會知道蕾米爸分發到哪間學校,若是在南區(花蓮很狹長的)
那我們就得舉家搬遷過著游牧兩邊的生活,我不想啊~啊~啊~
按:那我最近要來學唱唱跳跳王彩樺的"保庇"